January  2018 43
變幻的世界、不變的問題
A Changing World with Enduring Questions

  「變」與「不變」是本期《傳播與社會學刊》(《學刊》)的主題。「變」乃世界之常態。社會變遷、科技變革、傳播方式亦常「城頭變換大王旗」。然而,萬變不離其宗。面對複雜錯綜的變局,冷靜治學者往往鍥而不捨,發出同樣的詰問:為何要變?誰從中受益?是社會公共利益嗎?變化帶來怎樣的矛盾?變革的成本為何總由弱者承擔?如何彌補舊患、預防新傷、趨利避害?永恆的追問不因改變而消失,反倒在日新月異的傳播與社會背景中不斷凸顯出來。

總體而言,本期收錄的文章關注兩個層面的變化:一是技術,尤其是數位科技;二是政策,包括政府公共政策,亦包括媒體機構、科技公司的企業政策。來自兩岸三地及大洋彼岸的九位同仁針對當下發生的現象進行深入探討。有的運用問卷調查或深度訪談,有的展開田野考查或比較研究,也有的坐而論道、指點江山。

數字科技到底在怎樣改變媒體產業,特別是新聞媒體的運作及受眾接觸新聞的方式?我們看到,無論在新加坡、臺灣還是美國,「數字優先」均已是大勢所趨。但不同社會條件、不同組織架構、不同研究項目卻可有相當不同的發現。林翠絹聚焦《海峽時報》,結論是報社新媒體策略基本成功,雖新加坡有其國情,其他地方的華文媒體不一定可以仿效。方詩詩對比穀歌與臉書的新聞推薦演算法機制,發現前者技術主導、後者注重社交,不同的演算法對網路新聞影響不盡相同。

劉蕙苓的觀察則較批判:她通過系統調研,展現出社交媒體打破新聞產制常規,令記者疲於奔命且身兼數職。報導內容之深度、廣度、信度,一切讓位給速度。長此下去,前景堪憂。齊湘的「傳播論壇」文章更一針見血。她分析美國報業的數位化經營,指出「紙媒將死」是經不起實證考驗的假設。無論廣告收入還是閱讀率,美國各地的傳統紙版報紙都比線上版表現更好。然而,報社管理者們卻因「數字崇拜心態」而對基本事實視而不見,繼續輕視紙媒,有自掘墳墓之嫌。此論點無疑離經叛道,但文章邏輯嚴密、論據充實、經得起推敲,有很強說服力。

林、方、劉、齊四位觀點各異,但她們均從不同面向指出:技術平臺的設計與功用其實千變萬化,關鍵在於如何平衡各方矛盾,選擇優先次序,達成機構目標。找好平衡點,就可讓科技為採編服務,令新聞從業人員事半功倍。反之,則恐令記者編輯淪為技術的附庸,忙碌而無創見,產出品質日益低下,最終新聞機構亦難以為繼,即便勉強生存下來也難逃仰仗科技平臺公司鼻息的命運。正因此,理解機構內部決策和外部公共政策環境才尤其重要。

王海燕、科林.斯巴克斯、黃煜合著的文章在系統考察內地紙媒,他們在深入訪談的基礎上提出有意義的洞見。她們認為,新技術只是解釋媒體產業變化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在內地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傳媒機構內部市場化,連公信力亦成為行銷工具,嚴重危及媒體運作的透明度及公共性。該觀點與Daniella Stockmann2013)獲得2015年度Goldsmith圖書大獎的著作論點不謀而合,只不過Stockmann發現的是「市場化」成了報紙行銷的手段,而王海燕等人的論文著眼的是「公信力」如何淪為工具。此外,Stockmann只考察了京、渝兩地的市場化媒體;王海燕等則放眼不同經濟發展程度地區的黨報與市場報。後者考察面因而更全面,其觀點適用範圍也更廣。

本期「學術對談」由曾在穀歌工作三年的徐洛文執筆,請到他以前在賓大的老師奧斯卡.甘迪,也是全球著名的網路監控研究開創者。他們的對談涉及全球範圍的網路治理、基礎設施、平臺規範,也涉及政府部門、學界組織與使用者個體的隱私保護。甘迪強調,研究資源應當更多投向資訊的使用與誤用,而不是僅聚焦於資訊的搜集與處理。他對青年學者提出了殷切的期許,值得年輕讀者細讀。這篇對談的背後還有張曉、徐來、張天博三位的翻譯校隊工作,特此感謝。

最後,本期《學刊》除了「對談」欄目,其他五篇專輯論文的唯一或第一作者恰好都是女性。這是偶然,是匿名評審之後的巧合。但它一定程度上亦說明,在《學刊》涉及的學術領域,積極從事研究、寫作、出版的女性同仁早已不只佔據「半邊天」。這無疑令人欣喜。然而,出版並不代表性別平等的全部。付梓的成果還需要閱讀,更需要引用。在引用率方面,早就有例如人類學領域的反思分析,發現女性被引用的機率遠低於男性(Lutz, 1990)。各位《學刊》的讀者,我們在這方面是否做得足夠好?

前不久,在武漢大學第九屆跨文化傳播會議上,趙月枝分享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女性訪問學者曾對她說:「趙老師,每次看你的文章,我都特別注意你引用了哪些最新文獻。」然而,這位經常引用白人男性作者的學者卻很少引用趙月枝的著作。趙於是當面指出這個問題,並對她說:「你這樣是會遭報應的。」言下之意是,你也是女性,這樣不平等的學術實踐如果繼續下去,誰來引用你的文章?

學界之「變」的背後,存在「不變」的問題。無論性別、種族、地域,都不應是約束學術生產實踐的桎梏。《學刊》出版本期專輯,是因為這些文章理論扎實、方法嚴謹、富啟發性。希望讀者們根據論文的實質價值進行判斷,更多引用一流女性學者的論文,讓我們的學術共同體更包容、更平等、更多元。

How do digital technologies change media industries, especially the news industry? How should public and corporate policymakers use appropriate ways to regulate change and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various parties? This foreword summarizes and introduces the 43rd issue of Communication & Society along the lines of digital media impact and policy debates based on a range of studies in Singapore, Taiwan, mainland China, and the USA. It also raises question about gender equality in not only academic publication but also citation practices. After all, it is the quality of scholarship that matters the most. And this special issue of Communication & Society includes high-quality dialogue and top-notch research that deserve our reading, thinking, and citing.

 

本文引用格式:

邱林川(2018)。〈變幻的世界、不變的問題〉。《傳播與社會學刊》,第43期,頁v–viii

 

Citation of this article:

Qiu, J. L. (2018). A changing world with enduring question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43, v–viii.

 

No.66  2023 October
No.65  2023 July
No.64  2023 April
No.63  2023 January
No.62  2022 October
© 2017 Communication & Society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