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020 54
社交媒體與公私界限
Social Media and the Boundary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公與私的邊界在哪裡?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公與私的界限不斷變動,並對個人與社會產生了不同層面的影響。社交媒體的結構與形態持續的變化,結合興起的移動設備和不同的數位可供性,幫助人們拓寬人脈、增加交流、促進信息共享。不過當用戶享受社交網絡的多元功能時,他們大量的個人數據及其他電子足跡也留存在社交媒體及網絡中,產生新的傳播問題。社交媒體的公共性「publicness」(Baym & Boyd, 2012, p. 320)提供了新的社交機會,改變了人們對「公」、「私」的定義,並影響了個人的使用行為、人際的互動、媒體內容的再框架以及公私論述的流動。本專刊收錄的六篇文章從不同理論觀點與研究方法來探討公與私的界限在新媒體環境下的演變,以及其如何影響個人隱私行為、信息交流和公共話語與議題的形塑。

在專刊的首篇文章中,陳憶寧和溫嘉禾藉由劍橋分析的個人資訊外洩事件,探討台灣使用者在此事件之後的隱私保護態度,以及行為上如何採用相應的隱私保護策略。此研究發現隱私憂慮感能強化不同的隱私保護行為。此外,作者提出社交媒體在系統上的潛伏性風險,讓使用者在權衡社交媒體使用上的利益關係後,所能採取的主要保護措施為降低資料的往來以及重塑群體的界限。徐敬宏和侯偉鵬同樣以隱私憂慮為主軸,並引入自我效能感、風險感知、信任等概念來研究大學生微信使用情境下的隱私保護。此研究建構了一個隱私保護模型,發現自我效能感與風險感知存在正相關關係,進而提高隱私擔憂並促使使用者在社交媒體中更為積極地保護隱私。在微信平台多維度、多場景的使用過程中,使用者在隱私保護的不確定性之下,可藉由提高媒介素養以發現和避免隱私風險。然而,社交媒體隱私保護不僅止於使用者個人的問題,更是各社交媒體平台應該注重以及建構的良好數位環境與生態。

除了以上兩篇的量化研究,吳璟薇和唐海景的論文藉由日記研究與半結構訪談的發現,提出公與私的情境實踐是由傳播對象的社會角色所決定,並且根據社會距離,將社交媒體中個人信息由私人向公共空間的流動劃分為私人、半公共和公共。使用者經由隱私設置來決定內容向誰開放以控制公私的邊界,並通過克制自我表露來決定傳播內容以掌握邊界變化帶來的隱私滲透。王紹蓉的論文則將隱私議題延伸至行動通訊與手機可供性,並以「液態監視」的概念來闡釋科技、權力與監視的關係。智慧型手機紀錄龐大的數位足跡並提供使用者監視的可供性,讓平台上的動態成為觀察他人日常生活軌跡的線索,進而調整自己的使用模式和自我的呈現方式。即便智慧型手機提供了動態的、立即的聯繫功能,個人也會在揭露與隱藏以及窺視與被觀察之間做取捨來建構權力的關係,並塑造社交媒體上的傳播溝通環境。

當個人資訊在社交媒體的公私界限上拉鋸,社交媒體卻也體現了一個將新聞公共論述予以私人化的過程。首先,劉慧雯的研究針對三個不同的新聞類型,蒐集了台灣地區五十個新聞機構的臉書粉絲專頁貼文來考察小編如何利用話語權,在轉載貼文時重構公共話語,以強調趣味和撥動情緒的方式來框架資訊,引發閱聽人的互動。縱使此種新聞呈現的方式可以試圖將閱聽人導回新聞網站,社群小編的角色定位卻有待釐清,因為社群小編既非新聞記者,也不全然只負責經營社群,但是他們對新聞傳播以及資訊在公與私之間的轉換有著一定的影響。

當社交媒體私人化新聞的公共論述,它也可以提供一個將私人話語轉化為公共論述的平台。袁光鋒的研究使用文化公共領域此一概念,以「底層」的私人話語書寫為研究對象,探討公私邊界的變遷如何影響了「底層」群體的表達實踐與公共空間的關係。底層群體的私人書寫可以利用喚起其他階層的情感共鳴(共情機制)或是重新表述以符合其他階層的興趣(再構機制)來進入公共空間。然而當社交媒體的信息流動與網絡結構特徵能夠促進不同階層之間的交流,此兩種機制都有其源自社會階層分化和政治結構不平等所形成的侷限。

        Social media platforms have continually reshaped their architecture, integrating mobile devices and different affordances to offer new opportunities to expand personal networks, interact with others, and share information. This has led to evolving boundaries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While receiving benefits from a variety of uses, users also encounter different risks given that rich repositories of personal data are stored. Navigating socially mediated publicness has become an ever-changing process that affects how users define the boundary of public and private and influences users behavior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Social media also serves as a channel that reframes media and news content and as a platform that facilitates exchange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discourse. This special issue features six articles addressing the changing dynamic of publicness on social media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ecology. It is intended to facilit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blurry boundary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and its impact in various realms.

 

本文引用格式﹕

陳萱庭(2020)。〈社交媒體與公私界限〉。《傳播與社會學刊》,第54期,頁vviii

 

Citation of this article:

Chen, H.-T. (2020). Social media and the boundary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Communication & Society, 54, vviii.

 

No.67  2024 January
No.66  2023 October
No.65  2023 July
No.64  2023 April
No.63  2023 January
© 2017 Communication & Society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